《重磅》你们没资格!本科、专科在校生,别去报名证券从业考试了!

2022-07-11

7月8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发布三份有关证券从业者的重磅文件,分别为《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测试实施细则》(下称《测试细则》)《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细则》(下称《培训细则》)及《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其中,三项细则中,《测试细则》涉及到证券从业者的考试,最为引人关注。拿了券商offer的应届毕业生可参加测试。中证协表示,《测试细则》旨在规范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命题、成绩管理、参与各方责任等。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调整为非准入类的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测试目的为综合考察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是否符合行业和对应岗位要求,测试成绩是证明其具备从事相应证券业务的专业能力参考。为合理利用考试资源,增强测试针对性,结合行业人员学历构成以及工作情况,《测试细则》在报名条件和成绩管理制度方面较此前准入类资格考试有所调整。为落实“稳就业”要求,方便行业从业人员入职换岗需要,将针对行业推出专场测试和更加灵活的预约测试。同时,结合实践细化了水平评价测试违规情形和违规责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最新的报名条件有三条:一是、报名截止日年满18周岁。二是、取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且具有三十六个月以上工作经历;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证券行业机构已开具录用通知的大学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等人员。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样看来,过去不少热衷于考证的本专科在校生,现在不再具有考试资格,除非是拿到券商offer的应届毕业生。《测试细则》中规定,新通过测试的科目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为36个月,在此基础上,对维持成绩有效性,进行注销登记或从证券行业机构离职连续时间从12个月延长为36个月。同时删除了一般业务水平评价测试证券市场基础法律法规和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两项基础科目达到基本要求的时间为12个月的要求。此外,中证协还指出,为做好新老制度的衔接管理,给与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规定,即原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一般从业资格考试和专项业务类资格考试相关科目考试成绩长期有效;高级管理人员资质测试相关科目考试成绩有效期为36个月。为严肃考试纪律,中证协还特别明确测试违规情形从原来的17种增加至20种,并根据违规行为严重程度,将处理类别调整为轻微、一般、严重、特别严重四类。对特别严重的违规情形,给予取消当次全部成绩且禁考60个月。特别严重违规包括:(一)组织作弊,或者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行为提供便利的;(二)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测试或者冒名代替他人参加测试的;(三)抄写或使用摄录设备获取测试内容的;(四)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器材接收、发送有关信息的;(五)威胁、侮辱、诽谤、殴打或报复工作人员,造成工作人员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六)应当给予相应处理的其他违规行为。从业者后续培训将包括多个方面另外两份文件--《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细则》和《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则侧重于证券从业者的后续教育。其中,《培训细则》对证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中证协指出,证券公司应建立培训制度,将培训纳入证券从业人员考核,记录和核查证券从业人员培训情况,实施证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等,确保其掌握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执业规范,持续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素质。证券从业人员培训要注重党建引领、行业文化、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根据从业人员执业情况、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情况、处罚处分措施情况、诚信情况、其他执业声誉情况及为行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作出贡献情况等,对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实行差异化、动态管理。《培训大纲》对证券公司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提出了指导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党建引领、行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专业技能”等方面,并明确相应的参考内容范围和细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政策培训和专业能力培训,促进形成“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中证协表示,证券从业人员是实现证券行业职责,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财富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测试、培训是促进证券从业人员队伍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协会将结合两项规则的实施,进一步压实机构主体责任,不断促进行业诚信约束、声誉约束、自律约束、规则约束,引导行业从业人员尊崇信义、崇尚专业、忠实责任、珍惜声誉,推动行业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

如何权衡大学、专业、城市?2022年高考报考必看!

2022-06-29

常见误区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距离换分数”原则。这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填报志愿的术语,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本省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提出的。填报志愿之前,很少有家长和考生会去研究一下高校的历史和实力。往往是拿到志愿填报的“大本”之后,看哪个顺眼就报哪个。实际上,名校情结本不是什么坏事,可理想和现实总会存在差距。211大学虽然有100多所,但是具体分配到各省的招生计划就屈指可数了。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热门,还是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认为要首选专业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当中,尤以中学老师为甚。其主要理由是: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主要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打天下,本科学习阶段只能在大学度过四年的时光,而专业将伴随人的一生。从现实的情况看,目前各高校对专业的建设都十分重视,配备优良的师资,加大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加强专业的研究力度,使得专业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于是,有些同学为了迈进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大学,不惜选择非常冷僻的专业,而往往到就业时就遇到了麻烦。更重要的是,要想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发展中得到长足、持续的个人发展,选择适合的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其主要理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单一专家型人才转为基础理论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如果狭义地理解专业的重要性,把专业看得太重,只会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名气较大的大学,有精良的办学条件,有众多的著名教授、学者和国家级研究机构,储藏量庞大的图书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正好能实现上述目标。以下四种情况应优先选择专业1.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2.在所报专业和就读学校发生矛盾时,3.学校各方面情况差不多时,4.如果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可能同学选择的专业所处学校的牌子不是太响亮,但是如果同学能把专业学得很好,本科就读的学校不仅不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为同学以后考入更好的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省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应首选名牌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切忌以专业定学校。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但事实上是,由于这部分考生为数众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选择的余地就变得很小了。4.如果同学大学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结合实际好选择如果同学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就要对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进行一番认真考察,进行比较后再选择。有些大学名气虽然很大,却有可能在某个专业上“输”给学有专攻而名气稍逊的其他大学。

国际视点:多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2022-06-20

在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等作为重要目标。如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不少国家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英国——企业与高校合作开设课程“即便是学徒,你也必须展现出自己的成熟、热情和可靠。”22岁的露西·克拉多克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2021届数字和技术解决方案学位学徒毕业生。同时,她也是一名在空中客车公司实习了4年的数据分析师。几年前,克拉多克从一所女子文法学校毕业后,出于对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兴趣,选择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学徒。“我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申请的准备,并去了多家企业参观、面试,最终选择在空中客车公司实习。”学徒期间,克拉多克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前沿技术开发领域的工作。“我的很多同事和上级都拥有博士学位,他们教给我许多行业最领先的知识和技术。”毕业后,克拉多克选择继续留在空客担任人工智能专员。“我将利用我在学徒期间获得的经验,努力成为一名高级数据分析师。”在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学徒制是已沿袭百年的教育方式。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政府推行现代学徒制,目标是“让学徒制学习成为16岁以上青年的主流选择”。2015年,英国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出学位学徒制,致力于把职业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提供课程,学生可以一边读大学一边在企业实习,毕业后既能获得学术认可,拿到正规大学学位,又能获得企业所需技能,甚至提前锁定一份工作。数据显示,2019—2020学年里,英国约有30所高校和超过50家企业合作提供约1500个学位学徒机会。克拉多克毕业的埃克塞特大学就有7个专业参与学位学徒计划。学位学徒制得到不少英国年轻人和家长的青睐,报名人数逐年递增。这种方式兼顾传统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节省了年轻人准备就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适应性和实用性比较强。英国大学校长协会主席史蒂夫·韦斯特表示,应当扩大并加快提供学徒、学位和经认可的灵活终身学习途径,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韩国——培养智能型职业农民“2018年,在接受了农林畜产食品部的智能农场培训后,我将草莓种植作为主攻方向,成为一名现代职业农民。”吴圣日在韩国京畿道经营着一家智能草莓农场。农场里,草莓种在离地半米多高的架子上,塑料大棚的温度、湿度和滴灌作业都由电脑系统自动控制,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不仅更加精密准确,还减少了人力成本。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从2018年开始推出智能农场长期培训课程。该课程面向18周岁至39周岁年轻人,每年选拔208人参加免费培训。学员可以根据个人意向,选择在不同地区的“智能农场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接受教育。在农业领域多次尝试创业却屡遭失败的吴圣日获悉这一培训课程后,立刻申请报名。孵化中心教育课程时长共20个月,包括2个月的基础理论学习、6个月的培训型农场实习和12个月的经营型农场实习。培训内容包括作物栽培、控制器传感器管理及物流经营等,授课老师既有韩国国内专业讲师,也有外国专家。“20多名讲师轮流给我们授课,涵盖园艺、果树、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涉及的农作物包括西红柿、茄子、辣椒、彩椒、芦笋、草莓等。”吴圣日现在计划扩大农场并引入其他水果作物,使农场一年四季都能提供采摘体验服务。农场还成为培训课程的实习基地。一位正在这里实习的培训学员表示:“传承是这一培训项目的特色。毕业学员创业的农场可以给新学员提供实习机会,帮助更多有志于投身智能农业的青年人。”丹麦——创造终身职业教育机会“拥有一项别人没有的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会更具竞争力。即使在上学期间,兼职的机会也很多。”17岁的汉森在丹麦一所职业学校学习烹饪。他说,自己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希望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学习,掌握更多技能。丹麦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如今,丹麦有117所机构提供基本的职业教育课程,大多数职业学院还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提供短期高等教育课程,也有一些职业学院受企业委托提供相应职业课程。数据显示,大约38%的丹麦青年人接受过职业教育。汉森介绍,在丹麦,大多数青年人选择职业教育绝不是因为成绩不理想的无奈选择。相反,数学等是丹麦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的课程。“不论未来职业方向如何,申请者必须具备一定语言水平并拥有较高的数学成绩,才能通过入学考试。”职业教育培训包括基础课程和主要课程。基础课程通常在20—25周之间;主要课程包括课堂学习和职业实践,通常需要3—3.5年时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通过申请考试后,还可进入大学、工程学院或商业院校进一步深造。近年来,丹麦政府提出“终身学习”的教学改革目标,并将此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其培训计划会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新需求快速调整,以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三方利益需求。疫情防控期间,丹麦就业部推出一项政策,以高于一般失业救济金1.1倍的补贴吸引2.6万名失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并为电工等急缺岗位定向培养人才。国际视点:多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2022-06-13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举办“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启动仪式。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同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甄忠义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骁刚等出席启动仪式。刘焕鑫指出,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际举措,是提高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通过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式帮扶,升级续写雨露计划的“后半篇”文章,将为脱贫家庭实现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为扩大乡村人才供给、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各地要紧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抓住时间窗口,抓细各项工作,扎实推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平稳开局、落地见效。要全面摸清底数,摸清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底数、掌握入读职业院校意愿,摸清雨露计划应届、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底数,掌握就业需求。要健全工作机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机制,健全跨地域服务协调机制、跟踪监测分析评估机制,对行动成效按年度开展评估。要坚持精准就业帮扶,加强岗位归集,强化政策落实,分类开展就业帮扶。要突出重点区域,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积极引导其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增收能力。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与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有关方面加强协作、密切配合,通过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社会发动、共同行动不断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孙尧指出,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为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便利,促进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同步落实好“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育人功能和服务社会职能,主动承担培育乡村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启动实施中职、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加强投入,整体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加大对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多途径挖掘就业岗位资源,拓宽就业合作渠道,努力为雨露计划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同志指出,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保就业保民生要求的实际行动,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毕业生就业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以此次行动为抓手,对雨露计划毕业生进行重点就业帮扶。要优化就业服务,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要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在职业指导、岗位开发、活动举办、培训见习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创业。鲁昕指出,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再巩固,对就业优先发展政策的再落实,对乡村振兴认识的再深化。她表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将积极参与《“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提供理论、科研、专家等方面服务;强化新版专业支撑,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提供抓手;精准开展技能培训,配合并辅助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等分析人才需求、技能需求和就业需求;协助建好雨露计划案例库,为“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提供数据支撑与服务;助力促就业稳就业,搭建校企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贡献学会力量。启动仪式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主持。陕西省乡村振兴局、雨露计划毕业生代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智联招聘等单位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和相关企业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村振兴局、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有关省(市)协作(对口)办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来源 | 国家乡村振兴局

构建首都技能型社会 高职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解读《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2022-06-09

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重视程度。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该方案是北京职业教育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行动纲领,内容包括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等十个方面。截至2021年底,北京共有136所职业院校,每年培训劳动者100多万人次。连续10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下一步,北京将从构建首都技能型社会、完善首都现代职教体系、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首都技能型社会方面,该方案提出紧密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民生需求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更好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完善首都现代职教体系方面,北京将进一步推动职教、普教横向融通,统筹职教、技工教育系统融合,贯通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实施一体化设计,创新灵活就读形式,系统推进首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包括通过中职长学制培养、技工与职业院校贯通、普职学籍互转等形式,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特色化办学,加大高等职业学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的招生比例;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研究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面向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政策,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在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方面,该方案提出,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研究制定鼓励支持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职业教育投资,可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真正实现“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学徒制身份,建立见习职工缴纳社保由财政经费进行合理负担的工作机制;探索校企共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扩展职业学校办学空间等。在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方面,该方案提出,要优先发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养老服务、学前教育、护理和托育等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紧缺专业可面向京外地区,特别是津冀地区适当扩大招生计划,切实增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在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方面,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有平等机会。将本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水平技能人才开展定向招聘。该方案提出,不将学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要求作为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价的限制性条件,支持在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取得相应级别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参评相关专业领域职称评价;探索建立“金蓝领”技术技能人才荣誉体系等。  

教育部: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2022-06-08

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处于关键期。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近日,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强调就业工作压力越大,越要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千方百计开拓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上,坚持实事求是,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会议强调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抢抓当前就业工作关键期,深入组织开展“百日冲刺”促就业系列活动,着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开拓更多就业渠道,做好有温度的就业指导服务和重点群体帮扶,努力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会议重申,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四不准”纪律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为加强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教育部已采取系列措施,并将进一步严格核查就业数据。一是开通毕业生本人核验渠道。2022届高校毕业生可登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或学信网,对本人毕业去向信息进行核实并在线反馈。目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已向落实就业去向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发送手机短信或微信,提醒每位毕业生及时查询反馈本人就业状况。二是开展用人单位数据比对。教育部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第三方平台等权威渠道,对毕业生已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数据进行核查比对。三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就业数据调查核查。从2020年起,教育部已连续两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和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抽样调查。今年,教育部将继续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抽样调查。四是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教育部和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已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举报。对通过核查和举报等发现的问题,教育部将责成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逐一核实,并严肃追责问责。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 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2022-05-25

5月24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广东省。本场发布会依然采用“云发布”的形式,全程线上发布。一起去看看吧——发布会上,陈子季司长介绍了职业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一起来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职业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力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牢牢抓住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不断打开视野、提高站位,统筹把握规模与内涵两个维度,相继迈上了3个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大台阶:立足自身审视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其核心内容,就是坚持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立足整个教育体系审视职业教育,确立类型教育定位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国务院出台的“职教20条”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重大论断明确了我国“一体两翼”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审视职业教育,创造性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加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这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征程。回顾这10年,我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不断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取得明显发展,不仅是由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坚实条件,也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始终把构建完整体系作为核心任务与逻辑主线,不断创新制度设计、加大政策供给,努力把职业教育建设为一种对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基础的教育、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  

人社部部署做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2022-05-23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通知》强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法修订的重大意义,认真做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突出就业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形式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首次提出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基本原则,明确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设专章明确学生实习实训等关键环节各方法律责任。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于深化全面依法治教,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知》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深刻领悟修法精神,准确把握修法内容。全面学习了解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提出的一系列制度举措,重点领会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要求,领会就业导向、多元办学、产教融合等新制度、新举措及其重大意义。指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技工院校和用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内涵。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广泛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各有关方面自觉遵守和执行职业教育法。《通知》强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抓住重点,扎实推动职业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履行法定职责,全面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各项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强党对技工院校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技并修培养高技能人才,突出培养特色,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技工院校建设水平和育才功能。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贯彻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通知》提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学生权益保障,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对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指导,保障职业院校学生享有公平就业机会和平等权利。对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就业支持政策。引导事业单位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着力破除社会上存在的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指导事业单位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类别岗位职责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历、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水平等招聘岗位条件,打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通道。加强对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实习相关单位的指导监督,提高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水平。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技能故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引导推动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关闭